中文   /   EN
PRODUCT
2025 latest mosaic tiles

Give

Answer

Collection

外贸销冠之殇

订单经验分享 订单经验分享 94 Read | 0 Reply | 2025-09-25

前几天,一位外贸人在公众号留言给我,因为业绩做到公司的70%,遭受公司的打压和束缚找到我,他向我分享了很多开发客户的心得:


“我现在在XX一家外贸汽配初创工贸一体的公司,纯自主开发,一年做到了XXX万人民币,但是感觉被公司生态束缚打压的太严重了。
我成单以后老板行为变形很严重,而且生产的经理对我的订单也摆烂。我的出货量占到了总体的70%。
我感觉我触发了老板的不安全感
因为我成交的那些客户复购和粘性都不在她的认知内。
我之前想示弱,退一步。
但是不行。
稍微示弱,就是猛扑,猛撬订单。
在他打压的这段时间,我基本不干了,就总结一下自己的方法

我感觉我的方法基本是围绕顺应人性做的,就是我身边业务员,他们都想拖着客户走,推着客户走,所以成单很费劲。我成单的方法论是做一个坡,顺应客户人性底层需要的安全感、掌控感、价值感,让客户在多层感觉满足的前提下下单,这样复购和粘性会很夸张。
而且在付完定金后,我也会做一些动作,让客户的掌控感安全感打满。

-接到钱就打电话告知对方
-然后做一个仪式感满满的生产计划(虽然交期经常延误)
-中间定期汇报
-发货也有一个流程模版。

顺势,顺应人性的势,在这个势能差的背景下推进。
产品只是载体,做的事心理结构。”


他的问题是,想知道他和目前创业者对比下,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去走出去创业。


其实,每个人走上创业这条路的情况都大体相同,收入和付出严重不成正比。所以单纯的业绩,我并不会作为考虑是否有资格走出去创业的重要因素。有人在公司没有出过任何的订单,自主创业也是风生水起。


但我接触这多的创业者来看,有一个素质,我认为是一样的,也是最重要的:


韧性


有人可能觉得太抽象了, 但确实是如此,这种韧性如果对照到每个人的身上,可以简单理解为:一般人做不下来,认为不可能,做不了,受不了这个气的,他们都可以接受并做得很好。


忍常人所不能。


就拿供应链来说,我总是说贸易的方式,最好是:整合供应链,但大家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时,订单又不足时,怎么拿到样品,怎么拿到好的价格,怎么解决售后问题,怎么索赔又不损失客户等等都是很棘手的问题。


所以其实大部分情况是拿客户的订单在培养供应链,争取好的条件,在夹缝里求生存,日积月累,并打磨自身的供应链能力。


向我提问的这位销冠,我认为他面对客户时的做法没问题,包括开发客户的思路很多人都点赞,但是我猜测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开发客户的过程中,这位外贸人比较强硬,且很多时候没有顾虑到他的老板的想法,面子和情绪,或者掌控感。这也是大多数销冠的心理历程。


而这种脱离掌控感会让他与老板之间产生隔阂,所以简单的主动示弱也不起作用,因为人的那种傲气是由内而外的,眼神根本藏不住。


其实很多创业者走出这一步,是得到了很多前老板、工厂的支持的,也即是从人品、信任、可靠度、能力各方面是受到各方认可的,这个人很靠谱,老板也会支持他们走上自己的财富之路,甚至会直接送客户。


我在课程里讲过一节课,主要是讲——很多事情不要有对立的想法。里面有我年轻时面试一个南方做进口的国企公司老总的经历,当时我认为会掣肘自己,所以和当时老板说不要这个人,现在想想其实也没必要,虽然我认为进口不会大于出口。如果你不把人和事当做一个对立面,会发现很多事情会对自己是一种帮助。


当然,这个行业确实有一些比较奇怪的事情是:每个业务员进入一家公司后,会被疯狂的施加压力,老板也好,领导也好,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及时给出帮助和支援,业务员逼入绝境,在业务员独当一面的时候,靠自己双手挖掘客户,脱颖而出成为公司销冠了,没有及时的安慰和嘉奖,反倒是无情的打压和制约。也即是做到了销冠,从头到尾外贸人的心都是冷的——这是导致很多人把领导和老板当做对立面的根本原因。


但其实很多时候人只需要自我鼓励的,一个强大内心的人,并不需要外界的认可与鼓励。所以我认为抗压能力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他问我,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走出去自己做,现在他最缺乏的是什么,我给了几个建议:
创业自己做的话,要考虑几个方面。
一个是资金储备:就是前期的空窗期,你要熬的过去。
第二个是你的供应商的储备还有沟通能力,如果供应商的储备还不错,价格也能拿到,那这个事情可以成的机会在60%。
第三个:渠道搭建能力,还有抗压能力






Sha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Register

1847 Integral
180 Theme
Hot recomm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