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PRODUCT

Give

Answer

Collection

产学成果与外贸的结合及发展可能性

订单经验分享 订单经验分享 455 Read | 0 Reply | 2023-06-20

产学结合很多外贸人应该不是很熟悉,我可以简要的介绍一下:很多高校有很多科研项目,而这些科研的项目前期国家投入了很多资金,可能在应用上或者实用性上一直找不到有效的载体进行由学校到产业的过渡。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比较多,而过渡到产业,需要有实际的成型产品,规模化生产应用,生产环境,运输环境等,而这之间就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导致很多科研的成果没有实际落地到产业。因为很少是从产业的需求而申请科研项目的。
我们知道FACEBOOK最开始是从学校里流行起来的,到最后应用到美国,到全球,如果把社媒看作一个产业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典型也很成功的产学结合项目,但仔细一想,是从学生之间社交活动的需求开始,慢慢的优化和推广的。这个社媒产品是将学校这个小社会链接起来,再链接全球这个大社会。
高校相当于孵化器,而面向全球市场相当于产业落地。
并不是说高效的科研能力不足以支撑产业的需求,比方说今年看过一个案例:
一个做鱼类养殖的老板,一直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鱼苗在运输的过程中遇会因为挤压等死亡,有相当一部分的损失。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直到有天他遇到一个行业里的教授,问他能否解决这个问题,他说这个很简单,给了他一个方法就轻松的解决了。
老板说:怎么早没有想到这个方法。教授说:我没想到你们遇到的问题是这样的。(简单)
产业里的实际应用问题,有时候并不像造芯片那么复杂,而是很多偏向于成本和现实考虑的问题,比如上面的减少损耗,还有工艺的简化,材料的替换,人工投入的减少,包装和运输的安全等。
产学与外贸的结合可能性
高校里的科研项目成果很多也是值得落地到产业的,只是当前外贸行业里的产品研发大多数都是被动地从国外的需求产生的,大多数是国外有了明确的产品研发的想法和准确的图纸,再给国内的企业开发生产。更多的时候有了准确的图纸国内生产型企业也无法保证一定可以按照图纸设计和完成相应的产品,哪怕设计出了产品,也无法保证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可能性。
被动的原因
1, 利益及成本考虑:当国外有实际的需求以后,如果这次产品的开发成功了,接下来就是批量生产,能给企业带来实质的生产效益。
2,国外的实际需求更加符合国外市场的消费、使用习惯。而国内的研发方向不一定适合国外的习惯,学没有落地到产业,造成主动研发的成本浪费。(当然能够适应和应用于国内市场也是可以的)。
3,没有发挥出“学”该有的作用出来,对主动研发的产品不自信,因为对国际市场习惯的不了解,而不确定主动的产品是否有合适的接收对象。
4,没有合适的渠道对这些产品进行推广传播。而国内的市场使用场景有限。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资金、人力、物力去做主动的研发,更何况要做市场和品牌的推广。所以主动研发的产品也是有条件的:
1,产品自身的属性不需要考虑不同使用人群、环境、国别等,我们知道的鞋子、服装等在不同的国家因为人的身高、尺码不同。当然产学成果也不会是在这些消费品上,而是在一些更有加科技含量的使用环境下。
2,可以借鉴外贸里的标准品的思路——也即是开发一类标准产品,在面对不同国家和人群时,可以很轻松的根据当地市场进行调整和升级。
3,通过企业对国外市场的经营积累的经验,自己主导未来的研发方向,前瞻性的将这种研发思路和方向反馈到产学进行开发。

这条路走起来肯定不会太顺利,但外贸做得越久,就越是希望未来国内的产品能够走出OEM,ODM等模式,而是自己能引领国际市场的方向,无论是在审美、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


Sha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Register

742 Integral
92 Theme
Hot recommend
×